历史上姓李的诗人有哪些,历史上姓李的诗人
历史上姓李的诗人有哪些
1.李白:我想中国的每个人都熟悉这个人。他可谓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他是中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也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。他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杜丽”。
在诗歌体裁上,李白的古诗和绝句成就最高。他的古诗词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形式,想象力奇特,笔法自然。李白的绝句自然活泼,飘逸自然,善于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感情。
由于李白在唐诗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,他占据了唐宋名家、诗人排行榜的第一名,实至名归。
2.李瑜:这是难得的人才。他的职业相当特殊。他既是诗人,又是末代皇帝。史学界称他为“南唐皇帝”,文学界称他为“千古词帝”。他精通书法、绘画、音准、诗词,有一定的修养。他的诗,当是春花秋月,危之美,沙之波。王国维评价他说:“词到了,视野开始开阔,感情加深,于是成了音乐家的词,成了士大夫的词。”可见他对宋词后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贡献的。
3.李商隐,晚唐著名诗人,与杜牧并称为“小杜丽”,与李贺、李白并称为“三李”,与文并称为“文李”。他的吕奇水平堪比杜甫,是继杜甫之后,唐代吕奇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。同时,无题诗对后人来说更是光彩夺目。清代吴桥曾说:“李、杜之后,是唯一能自立门户的人。”
4.李清照:婉约派著名词人,有“词中皇后”、“千古第一女词人”之誉。他的词用在白描上,手法与众不同,语言优雅婉约,能在繁星点点的宋代留下千古美名,但没有点实力是不行的。代表作品众多,如《醉花吟》、《烟云愁永日》、《一枝剪梅》、《红藕香秋香玉》、《如梦》、《昨夜风雨飘摇》、《慢声寻》、《渔父的骄傲》、《云朵乃至迷雾》等。
5.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享有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,是“常寄体”诗歌的开创者。李贺的诗富于想象,后人称之为“诗鬼”。可惜他一生坎坷,英年早逝,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,但有《梦天》《雁门总督》《李平风华》等多首经典诗篇。在古典诗词领域,除了李白能与之一较高下,整个唐朝应该没有第二个了。
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
李洱:春秋末期的思想家、哲学家,道教创始人。他认为“人随地,地随天,天随道,道随自然”。提出了“一阴一阳为道”的辩证法和“天人合一”的系统论。
李冰:战国时期,蜀国统治者依法治水,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,为国家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被后人奉为四川之神。
s:(约公元前280-208)秦朝宰相,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。秦统一后,他参与了秦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,通过舆论推动主张实行郡县制,废除分封制,提出并主持了文字、车辆、轨道、货币、度量衡的统一。
李陵:李陵,一个让历史束手无策的半条命英雄,出生于汉朝陇西。广将军的孙子。李陵单枪匹马深入,打了胜仗,在放弃一切帮助的情况下暂时投降了匈奴。但他毕竟背叛了韩,投敌了,成了乃祖的害群之马,成了民族的罪人,他的功绩不足以掩盖。在试图劝说苏武投降之后,更是不可原谅。
李商隐:著名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。他是晚唐最好的诗人之一。他和杜牧一起被称为“小杜丽”,和文一起被称为“文礼”。
李世民:唐太宗,先以玄武门事件取得政权,再制定一些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,创造了贞观盛世,即“听劝,不接事,夜不闭宅”
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代表作有《蜀道难》、《梦里登天目山》、《静夜思》等。人们称之为“诗人仙子”。
李广:西汉人,经历了文、景、武帝三个朝代。参加过多次抗击匈奴的战争,参战70余次,以骁勇善战著称。当北平太守时,匈奴几年不敢攻,故称“飞将军”。
南宋女词人李清照。他的歌词中,前期多写自己的闲适生活,后期多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,感慨感伤,有的还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。在词论上,它强调和合,崇尚雅、情,提出词是“独”的,它反对写诗的方法。
李自成(1606-1674年9月22日?),原名弘基。陕西米脂人,汉族。当他称帝时,他把李当成了毛。李住在村十米之外。他们被称为王闯和李闯。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,大顺政权创始人。
李鸿章(1823-1901),安徽合肥人,俗称李,又名李合肥。他的真名叫张彤,名字叫少泉。晚年成了老人,外号无忧。作为淮军的创建者和统帅,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,晚清重臣。
,又名李西双、李安、,本名,幼名程,学名广厚,名双,谥号漱。著名音乐艺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。中国戏剧的先驱之一。
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
1.张译
张(?-公元前309年),魏(今山西万荣)安义张义村人,魏国贵族世家后裔,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、外交家、军事家。张仪发起连横外交战略,为秦游说。秦惠王封张仪为相。后来,张仪出使游说诸侯国,以“横”破“纵”,使各国从联合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。因此,张被秦王封为。秦惠王死后,由于即位的秦武王在做太子时不喜欢张仪,张仪逃到魏国,成了,一年后去世。
2.张亮
张亮(约250-186年),字方,新郑(今河南新郑市)人。他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,与韩信、萧何并称“汉初三杰”。在韩国都城杨宅(今河南省禹州市),张先生的祖先担任五代国王。他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低声下气,保存实力,疏通项羽的第四个父亲项伯,让刘邦顺利脱身。他以杰出的智谋,帮助汉王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,建立了达汗王朝,并帮助吕后的儿子刘英成为皇太子,册封留侯。精通黄老之道,不爱权势。晚年,他带着红松子环游世界。张亮死后,谥号文成。
3.张仲景
张仲景(约公元150-154年-约公元215-219年),名仲景,东汉南阳聂阳县(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)人。
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,被后人尊为医圣。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,撰写了他的代表作《伤寒论》。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的灵魂。在方剂学方面,《伤寒论》也有很大贡献,创造了许多剂型,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。其确立的六经辨证治疗原则,得到了历代医学家的高度赞扬。这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原则的医学专著。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,是后学者学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。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。
4.张
张(1525-1582年7月9日),江陵县(今湖北荆州市)人,号太岳,幼名桂。他在湖广荆州城当兵,所以又被称为“张江陵”。
明朝中后期,他是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。他是万历年间内阁的第一辅佐官,协助万历皇帝创立了“万历新政”,史称“张变法”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,23岁的张考上了进士。元年(1567),隆庆任吏部左侍郎兼东葛大学士。后来被任命为内阁第二辅,是吏部尚书兼建机堂大学士。到了第六年(1572年),明神宗登基后,因为得到和的支持,宦官建、张封为内阁首辅。当时还年轻,军政大事都是张说了算。
5.张自忠
张自忠(1891年8月11日-1940年5月16日),山东临清人,本名“陈晨”,后改为陈晨,曾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、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。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将军,被追授二级上将军衔。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。1937年至1940年参加临沂保卫战、徐州会战、武汉会战、绥枣会战、枣宜会战。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阵亡。
历史上姓李的皇帝有多少个
历史上大约有60个姓李的皇帝。李氏富于帝王。在中国历史上,有12位皇帝姓李。
据考证,李氏先后建立了大成、西凉、、吴、魏、唐、楚、后唐、南唐、大蜀、西夏、大顺等政权。在所有的李王朝中,唐朝是最强大的。李氏宗谱中最突出的是唐太宗的,他领导唐朝达数百年之久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。
李姓胜,即李姓胜,其血祖为东夷族首领(第一个承担罪责,抑姓或胜姓者)。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国(掌管刑法的官员),所以他以官族为李氏(“李氏”和“李”在古语中是相通的),第一个是李氏。姓祖是李立,李二是第11版。
唐朝(618-907)是继隋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,历时289年,有21位皇帝。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强大的时代之一。
唐朝的皇帝都姓李,所以唐朝也被称为。比如:李源、李世民、李志、李习安、李丹、李隆基、恒力、李瑜、施立、宋丽、春丽、恒力、李湛、李昂、李岩、李晨、李翠、李毅、李野、李欢等。